一百多年前,汉阳铁厂建成,第一炉铁水从汉江边流出,“以钢为魂”,“汉阳造”一举奠定了武汉工业中心城市的历史地位!解放后,武钢、武重等一批“武字头”布局江城,武汉一跃成为全国工业重镇,“武汉造”声名远播。
横跨三世纪,纵跃两甲子。在面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风口浪尖,武汉以光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年轻细胞,承担起制造“中国芯”的国家使命。用铁血精神重奏实业强国之歌!
工业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布局、人居环境和文化气质。且看武汉的工业如何画出城市年轮?
从一个铁厂打造的工业文明
武汉,兴之于水。城市的崛起离不开水,工业重镇的形成,亦与水息息相关。
被称为“武汉之根”的盘龙城,位于长江北岸,两面临盘龙湖,南濒府河。遗址内,散见酿酒、制陶、冶铜等手工作坊,这意味着在商朝,手工业已经初具雏形。到明末清初时,汉口已是国内手工业中的四大名镇之一。18世纪初,武汉榨油、铜器、纺织、碾米、酿酒、制陶及竹木制品、金银制品等业已有相当规模。
明代《江汉揽胜图》,尽显武汉物事繁盛
不过,武汉近代工业开端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,汉口开埠促使武汉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。一批洋商联翩而至,在汉口陆续投资兴建有砖茶厂、面粉加工厂、制冰厂、榨油厂、酿酒厂、汽水厂、食品厂、灯泡厂等。
同一时期,武汉的官办企业也开始勃兴。谈到这里就不能回避一个人——张之洞。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,张之洞督鄂近20年,他改变了武汉的命运,在这里打磨出一个重工业基地的雏形。
张之洞
1891年8月,张之洞督办的汉阳铁厂动工兴建,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,也是亚洲第一座近代化的大铁厂。它的建成给武汉带来了工业文明,武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祥地,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。
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
1894年6月30日,汉阳铁厂的第四个年头,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水,震惊世界。
后来汉阳铁厂在发展过程中,由于种种原因,由官办企业改为官督商办企业,后来经盛宣怀等人的努力于1906年成立了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——汉冶萍公司,由汉阳铁厂、萍乡煤矿、大冶铁矿组成。后经设备改造,其所生产的铁与钢因质优而打入日本和美国市场,使欧洲人感到惊讶,称之为“中国黄祸”。
民国三年(1914年)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股票
汉阳铁厂曾经是国内早期兴建京汉、粤汉、津浦等条铁路轧制钢件的唯一生产基地。建厂后的31年中共生产铁250万吨、钢55万余吨,1911年以前产量为全国钢铁总产量的100%,1912—1924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1%。
汉阳铁厂
接踵而至的,是中国第一家规模最大的近代专业兵工厂湖北枪炮厂建成,后来更名为“湖北兵工厂”,亦称汉阳兵工厂。汉阳兵工厂堪称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,一直到抗战时期,其生产的“汉阳造”都风靡全国。
湖北兵工厂大门(1904年),后改名汉阳兵工厂
仿制德国M-1888 7.9步枪及刺刀的汉阳造
毛主席曾说,“讲到重工业,不能忘记张之洞”。张之洞所做的这一切,用两个字来形容,就是“开放”。在一个人存政兴,人亡政息的年代,张之洞全然以他个人的能量使得地处内地、经济封闭保守的武汉拥有它生平最大的一次起飞。
当时,武汉官办工业约占全国官办工业的17%,兴建工厂的数量、规模与速度均居全国城市的前列。如冶炼、造纸等工业居全国之首,纺织工业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。
湖北布纱丝麻四局应昌有限公司股折
张之洞倡办实业,亦促进了民办企业的发展。1987年,宋炜臣创设汉口燮昌火柴厂,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火柴厂,打破了洋火一统天下的格局;还创办扬子机器厂,其经营规模和技术实力位居全国民营机器大厂之前列。
扬子机器厂老照片
从民国时期到抗战前夕,武汉的工业发展曾迎来一段“黄金时期”,尽管在全国工业城市排名中,和晚清之际相比位次发生后移,但仍占重要地位。武汉工业在全国的排名次于上海、天津、无锡居第四位,资金额、年总值居第五位。
清末部分企业
“武字头”强其,钢铁为大国重器奠基
重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,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方向,给武汉带来了真正意义的发展春天。
1953年开始的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156个重大项目中,武汉钢铁公司、武汉重型机床厂、武汉锅炉厂、武昌造船厂、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、青山热电厂和武汉长江大桥等7个项目落户武汉。
“一五”时期武汉重点项目概况
1958年9月13日,武钢的第一炉铁水,也是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,毛主席亲临武钢一号高炉,观看了高炉首炉出铁。这标志着继鞍钢之后,全国第二大钢铁工业基地——武钢顺利建成。
1961年后,武汉又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经济调整,为把武汉建成以钢铁、机械、纺织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,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。
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中,武钢到1960年基本形成年产钢、铁各150万吨的生产能力,武汉重型机床厂、武汉锅炉厂等8个企业按计划建成。武汉船用机械厂、江岸车辆厂、湖北建筑机械厂、武汉抗菌素厂等8个厂基本建成,还有青山船厂、葛店化工厂、国棉二厂等6个厂到1965年以前也陆续建成。
武汉重型机床厂老照片
在全国25个大中城市中,武汉工业总产值多数年份仅次于上海、北京、天津,居于前四位。其中,冶金工业居第三位,纺织工业居前五位,机床拥有量也居前五位。武钢、武重等武字头大型国企崛起,使武汉成为全国六大工业基础之一。
从布局上来看,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沿江布置最为普遍。为了利用沿江有利的水上运输条件,工业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汉江两岸,呈点状分布,既没有连成片,也没有向城市内陆发展。同时,沿汉口老铁路线也有零星分布的工业点。
1954年工业区布局图
到20世纪60年代,逐步形成十二大工业区——青山、余家头、答王庙、钵盂山、白沙洲、关山、鹦鹉洲、七里庙、庙山、堤角、易家墩、唐家墩等大中型工业区。
江城铁血注入“中国芯”
自晚清开始,武汉工业的发展根植于荆楚文化的沃土之上。在社会变迁的推动下,工业的长足发展给城市留下大量的值得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工业遗产。
这些工业遗产是城市的记忆,像一圈圈城市年轮,串联起城市发展中筚路蓝缕的沧桑,波澜壮阔的骄傲,也记录着武汉人的铁血与荣光。
幸存的工业遗产是武汉城市年轮的圈层扩张节点
武汉精神被概括为“敢为人先,追求卓越”。但从百余年前开始,在武汉工业发展的进程中,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一内涵。
举世闻名的汉阳铁厂是中国最早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,生产的钢轨托起了纵贯南北的京汉铁路,铁厂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;“武字头”国企肩负着工业复兴的重任,筑起国家崛起的脊梁。
“城市经济实力最核心的问题是工业。”没有不老的产业,改革开放后,作为中部经济重镇的武汉,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,将“目光”投向了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。
1988年,东湖高新区创建成立,并于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。三十年间,“光谷”的名号越来越响亮,吸引越来越多的“追光者”来到武汉造梦、追梦,直至梦想成真……
光谷未来城
光谷的激情,迸发出一连串耀眼的数字。截至2016年底,东湖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(GDP)连续两年在国家高新区中排第二。每年吸引近20万创新创业,平均每天诞生近70家企业,涌现出5家独角兽企业。
光谷的激情,迸发了充满希望的产业集群。东湖高新区已形成了光电子信息、生物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环保节能、现代服务业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,总收入都突破千亿元大关。
“光谷在光,更在谷”。这里是武汉的缩影,代表着武汉的创新活力,也承载的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的考验。
武汉地处长江之“腰”,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,在武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,意义重大。从汉阳铁厂到武钢,再到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,武汉从“钢铁城”向“科技城”迈进,追求的不再是“钢产量”,而是“硅含量”,要站上国家高端制造的制高点。
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效果图
武汉的城市年轮还在不断扩散,不仅是工业布局的变化,还将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,唤醒老城新生的力量,实现城市在新时代的飞跃。
前行不止,创新不已,匠心实业,新兴产业正锻造着新的城市灵魂。铁血的基因,随武汉发展的脉搏流动,生生不息。